蓄電池負極斷裂失效分析:專業解析與解決方案
一、蓄電池負極斷裂失效分析案例背景
某極柱樣品作為蓄電池引出端導體,使用 3.5 年后出現開裂甚至斷裂,且失效僅發生在負極柱。極柱基材為 H62 黃銅,加工成型后鍍 Ni 處理,蓄電池電解液為 1.25g/ml KOH 溶液。1#、2# 為 NG 樣品,3# 為 OK 樣品,需分析樣品失效原因。
二、蓄電池負極斷裂失效分析過程
1、外觀檢查
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,1# 斷裂樣品呈黑色且有大量白色異物附著;2# 樣品裂紋嚴重位置發現一處缺口。
2、SEM 檢查
電鏡下觀察,1# 白色異物處存在大量結晶物質,黑色區域可見大量腐蝕產物堆積;2# 有嚴重的裂紋。
3、EDS 成分分析
EDS 分析結果顯示,1# 樣品白色異物和黑色區域都檢測到大量 C、O、Na、K,應存在殘留的電解液和其他雜質。黑色區域還檢測到少量 P、S、Cl 等腐蝕性元素,且兩個位置的 Cu/Zn 比值較 H62 黃銅顯著偏低,此處存在 Zn 元素富集。2# 樣品經 EDS 確認缺口位置 Ni 層脫落,同樣發現腐蝕產物位置 Zn 含量富集,露基材位置則 Zn 含量偏低。
4、金相組織檢測
拋光態下,1# 斷裂樣品斷口區域存在大量二次裂紋,主裂紋擴展方向為從內螺紋往外螺紋方向,裂紋處發現大量灰色異物。同時發現極柱內螺紋未進行鍍 Ni 處理,非斷裂位置的內螺紋表層亦發現少量灰色異物,外螺紋位置則未發現灰色異物。3#OK 樣未見明顯異常,其內螺紋亦未進行鍍 Ni 處理,僅外螺紋鍍 Ni。拋光后 EDS 檢測成分顯示,1# 斷裂樣品灰色異物成分主要為 C、O、Cu,存在少量 K 元素,Zn 含量偏低,僅為 2.78%。1# 斷裂樣品和 3#OK 樣品基材成分未見明顯異常。腐蝕態下,1# 斷裂樣品和 3#OK 樣品組織均為連續α相基體中沿拉伸方向分布的條塊狀β相,未見明顯組織異常。
蓄電池負極斷裂失效分析
5、維氏硬度檢測
維氏硬度檢測結果表明,1# 斷裂樣品和 3#OK 樣品硬度未見明顯差別。
三、蓄電池負極斷裂失效分析結論
極柱樣品開裂位置檢測到大量 K 元素,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應存在 KOH 電解液泄漏現象。清洗后斷口局部位置可見冰糖狀形貌,斷裂應屬于脆性斷裂。因樣品內螺孔未鍍鎳保護,2# 斷樣品存在鍍 Ni 層破損,KOH 電解液泄漏后直接接觸到基材。負極柱處于蓄電池負極,易在使用過程中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,同時 Zn 電位較 Cu 低,從而產生脫鋅腐蝕。Cu 元素則在堿性環境下發生吸氧腐蝕形成黑色 CuO,基材脫鋅后影響了材料致密性,降低了材料的力學性能。電解液吸附環境中的 P、S、Cl 等腐蝕性元素,在拉應力作用下(極柱螺紋緊固時存在拉應力),最終發生應力腐蝕開裂。綜上,樣品失效為電解液泄漏、內螺孔未鍍 Ni 保護或鍍 Ni 層破損,同時在電極作用下引發的應力腐蝕開裂。
華南檢測:http://www.exksm.cn/websiteMap
廣東省華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失效分析、材料分析、成分分析、可靠性測試、配方分析等檢測分析服務,擁有CMA和CNAS資質。公司坐落于東莞大嶺山鎮,鄰近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,配備了行業內先進的測試設備和專業技術團隊。華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客戶涵蓋多個行業,包括半導體、電子元件、納米材料、通信、新能源、汽車、航空航天、教育和科研等領域。